在傳統(tǒng)的教學中,教材往往被奉為“圣經”,教師大多遵循教材照本宣科,缺乏對教材的“二次開發(fā)”。但在新課程改革的浪潮中,教材已不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,除了國家規(guī)定的統(tǒng)編課程外,我們還有豐富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,這種以點帶面的課程設置,給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就拿語文來說,我們不能僅僅讓學生徘徊在狹窄的教材湖泊中,而應該引導學生進入更廣闊的文學海洋,培養(yǎng)學生真正的語文素養(yǎng)。正是基于這些考慮,我們建議老師們要用最短的時間教完基礎課程,語文、英語一篇課文盡量一課時上完,數學例題一律不教不講,節(jié)約出來的時間用來進行海量閱讀或主題學習,全面拓寬學生知識的廣度和深度。
一篇課文一課時上完,許多老師或許會面有難色,但如果你看到語文名師韓興娥用兩個星期教完一本教材,可能會覺得相比之下這個要求容易多了。一篇課文能否一課時上完,關鍵還在于教師對教材的整合能力。如果我們按照教參要求每篇課文都精講兩、三節(jié)課,一個學期我們最多只能將教材從頭到尾讀一遍,而課本之外豐富多彩的世界卻知之甚少。教材整合要盡量讓課程校本化,讓學科生活化,既需要老師在課前進行大刀闊斧的取舍,又要做到在課堂上能夠精講點撥。其實,就考試內容而言,一節(jié)課的考點通常只有一兩個,教師把握好這一兩個重點,學生的學習成績差不到哪里去,但學生因海量閱讀和主題學習而得到的能力培養(yǎng)卻受益終身。
數學課本上的例題不教不講,許多老師可能會放心不下,但如果你親眼見識洋思中學和杜郎口中學的高效課堂,可能會驚訝于學生的潛力無限。教材內容不等于教學內容,教師是用教材不是教教材,教師備課時要明確哪些需要教,哪些不需要教。比如,按照《真教學綱要》的規(guī)定,一節(jié)課教師講話的時間不超過十分鐘,課堂有三不教:學生通過自學可學會的不教,有原有知識可遷移的不教,通過工具書能學會的不教。老師要充分相信學生能自學、能思考,要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。教師講得再多,學生聽到的總是有限,因為這些知識都是間接體驗,很難有深刻的感悟;但自己讀到、自己驗證得到的體會和成就感卻是實實在在的,并且能夠在學習中不斷深化。
在完成基礎課程之后,節(jié)約出來的時間要實施主題學習,開展海量閱讀。長期以來,我們的語文、英語等語言課程陷入了對詞匯、語法、段落的條分縷析之中,造就了“填鴨式”、“滿堂灌”的課堂。其實對于語言科目而言,更為重要的是在青少年時期大量地積累、背誦,沒有量的積累,怎會有質的飛躍?縱觀古今中外,哪一個文學大家不是一個“書蟲”?正是由于他們廢寢忘食的海量閱讀,豐富積累,才有了文思泉涌的時刻。中國文化博大精深,世界名著卷帙浩繁,如果我們把語言科目的時間花在讓學生分析詞語,深挖句意、中心思想上,他們也就失去了與圣人為伍、與經典同行的機會。
隨著社會發(fā)展、科技進步及“社會的數學化”,信息化閱讀早已超越語文閱讀的范疇,因此我們發(fā)現很多人看不懂產品的使用說明書,許多人對股市的走勢圖不甚了了……韓興娥老師認為,閱讀能力是學好各門功課的基礎,閱讀能力強的學生不一定考第一,但各門功課都不會差。因為“通過閱讀而激發(fā)起來的思維,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,只要把知識的種子撒上去,就會發(fā)芽成長,取得收成……學生對書籍的思考越多,他的內心由于書籍而激發(fā)的喜愛感越強烈,他學習起來就越容易?!爆F代及未來社會的瞬息萬變,要求人們在語文閱讀能力的基礎上,不斷提升外語、數學、科技閱讀能力在內的綜合閱讀能力,才能與時俱進,與夢同飛。
其實,教材是學生眾多閱讀材料中的一種,只不過教科書是精心安排的學習內容,更加有序而集中。所以,在充分運用教材的同時,我們應把視線放置于更廣闊的教育沃野,帶領學生深入生活語文、感受趣味數學、體驗英語會話,讓學生從課本中來,到生活中去,真正做到學以致用、知行合一。
(未經允許,請勿轉載!轉載請注明出處?。?/span>